有时候真觉得,苹果每年发布会前这两个月,就是一场心理战术的拉扯。 你说香吧,确实香,该给的都给了;你说割吧,也是真刀真枪地“割”,毫不手软。 现在距离iPhone 17系列正式发布还有不到两个月,但很多人心里的“预选名单”已经在偷偷划了。 我也一样,这几天看到新机的爆料,一句话总结:苹果这刀法,熟练得吓人,但这次,连我都开始有点踌躇。 先说几个实锤点。 这代iPhone一共四款,分别是标准版、Air、Pro和Pro Max。苹果第一次正式把“Air”这个词带到iPhone上,而且一上来就是全球最薄,仅5.5mm。 听上去非常的高科技对吧?但你仔细一看配置:电池只有2800mAh、只配了一颗摄像头、取消实体SIM,仅支持eSIM…… 换句话说,它是薄了,但也是实打实的“妥协”。 你会喜欢这款手机吗?如果你是极致轻薄党,或者只把iPhone当副机,或许OK。但问题来了,国内运营商的eSIM现在都还没正式全面开放,你买了Air,很可能没法激活。这不是你不懂,而是它还没准备好给你用。 而Pro和Pro Max呢?顶着12GB运存、满血A19 Pro芯片、6核GPU、三摄系统,还有“重新开孔”的MagSafe磁吸系统,简直就是全能怪兽。但这代有个细节很戳我:苹果为了让logo精准对齐磁吸充电的位置,直接把MagSafe中间挖了个口。 你以为这只是一个小设计?不。它说明了什么? 说明这家公司,依然对“细节”执着到骨子里。但也说明了一点:这些设计,越来越是为“品牌标签”服务,而不完全是为用户体验。 再说标准版,运存8GB,处理器A19标准版,其实……跟iPhone 16没差多少,说得难听点,像是为了占个坑。苹果就是知道,哪怕配置没多大变化,也一定有人会买,谁让它叫“新款iPhone”呢?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:“我们在选手机,手机其实也在挑我们。” 你预算多,那就往上选,Pro Max一定让你满意;你要轻薄,那就请看Air,但别指望它全能;你纠结、犹豫、还要权衡预算,那对不起,苹果为你准备好了“刚刚好”的标准版。 这不是科技,这是套路。更不是创新,这是精准分类。 但也是这种“划分”,让你不得不佩服苹果依旧懂人心:它不给你最好的,它给你你以为你“刚好需要”的那一款。 所以这次iPhone 17系列,你会选哪一个?或者说,它已经悄悄帮你选好了? |